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Dec 2010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Manager’s Comment 投資經理簡報

上個月工作實在太忙,所以沒有寫報告,我想以後的日子也會這樣子.我寫報告有點像藝術家,沒有心情就寫不出,又不想草率交差(說實除了自己不需要向誰交差),寫出來的希望就是質素比較好的東西.

我明白在這裡的投資人沒有多少會仔細看我的報告,而且在這裡愈放得多錢的投資人對我的報告愈不感興趣,例如我阿媽,她根本就沒有可能會了解我在寫甚麼,甚麼回報,甚麼價值投資,甚麼行業分析.

但這沒有令我不快,其實這樣我更加開心,之前跟一個朋友見面大家討論基金這種東西,最核心有些人為甚麼不買基金就是「信心問題」,一個人不買基金的原因,就是骨子裡相信自己理財能力大於經金基理的理財能力.

由此可見那些不買基金,保險(又不信上帝)的人骨子裡其實是相信自己大於一切.所以這個世界有時候為甚麼一些真正無知的人會比那些比較有學問的人更加幸福,因為他們(我們)明白自己的不足.
在這個角度看我認為大部份在這裡的投資人都是那種「信心型」的投資人,放一小部份的金錢在這裡是因為「相信」,當然不是盲目相信,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自己的99%財富已經投資在自己的基金,而且將來如果有機會轉移基金經理,他的大部份的資產也必須和本基金掛鉤,這樣可保證基金經理的財富是跟隨投資人的財富共同進退.
雖然這種「坐在同一條船」的做法不一定保證無敵,但在我看來比那些基金經理「叫投資人放錢在這個地方,自己的錢卻放在別的地方」的做法可靠千百萬倍.每天當我早上上班看報紙看到那些投資專欄,當那些「專業股票分析員」最尾總是會說明:已經申報了自己沒有手持專欄所提到的股票,這樣做的意思是「自表清白」,分析推介這些股票是沒有利益關係,所以應該是非常客觀.問題是如果一位股票分析員對自己推介的股票十分有信心,是沒有可能因為「需要客觀」而不去買的.我寧願聽從一個「絕對主觀」而投資成功的股票分析員,而不是聽從一個「十分客觀」而自己沒有辦法在市場獲利的股票分析員.如此看來不管他們說得多有道理,分析得多合理,他們真正獲利的地方是他們的稿費,而不是投資市場.
盡管是這樣,我也相信有些在這裡是屬於「分析型」的投資人,由於我希望愈來愈多人能夠參與這個基金(這也是我把投資入場費設定在1港元的原因),這裡不單會有從事金融行業,如本人同事,銀行界的朋友,甚至是會計,學生,大學教授,師奶,基層的人,士兵,公司高層,CEO,老人家等等...對於那些「理性型」或「數字型」的投資人,我也希望從這些報告滿足得到他們的求知慾.
另外這兩個月來得到一位同事的問題,他說:「Calvin,我一向都好支持你(盡管他只投資了300港幣,也許對他來說已經算是很支持,哈哈),因為你這個基金像義工,沒有管理費,沒有回報,免費地幫人.」
在這裡可以簡單解釋一下.第一,我是有回報的,整個過程就是最好回報,對於只看金錢為回報得到的是物質的回報,但無形的回報永遠是比有形的回報更有價值,每次有一位新的投資人投入1港元,新的信任關係就同一時間出現了,得到信任就是回報的一種.每一次我買自己不集資是沒有能力買到的資產也是回報,每一次寫報告因為又學到新的東西又是一種回報,每次要買一間公司的股票而去了解那間公司又有回報,經歷(好的壞的)也是回報.
巴菲特也是不收管理費,他公司總值2000多億資產如果他只收1%(一年20億)他一早已經是最富有的人,現在有甚麼基金收1%的管理費?表現比較好的最少2%,還有高達8%的表現費(Performance Fee).但巴菲特在為最高執行長,一年只收10萬美元.原因最主要跟大部份成功的投資者一樣,他喜歡自己的工作.我不是反對基金經理收管理費,說實是他們應得的,但每次我想到要收管理費,我就看到最後這不單不會增加自己的表現,反而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管理費身上,而不是投資身上,這是避免不了的,最後我就會變成為管理費工作,而不是因為自己喜歡.
我不敢說永遠沒可能,但在可見的將來不會也沒有需要收取管理費,就是發生(不太會有可能),必須是100%確定不會影響自己的投資興趣,而且必須是投資人主動提出(更加沒有可能)的前提下.
實際上我也有物質的回報,既然自己99%的財富就在這個基金裡,這個基金增長了多少,我的財富也是同時增長了多少.
第二,得到信任當然開心,但現實上我並不需要任何對於這個基金的支持,因為我已經有感恩現在我所有的一切,套用阿諾史瓦辛格的說話:「金錢不會令你開心,我現在有5000萬,但我和當我只有4800萬的時候一樣開心.」(Money doesn't make you happy. I now have $50 million but I was just as happy when I had $48 million. ) 對我來說,我現在未有5000萬,但我擁有更多也會和我現在一樣開心.這個基金是Bonus, Extra, 這個世界也不需要這個基金的存在,MECHCalvin Fund的存在是多得的,是祝福,是好事.但不是必須.
第三,投資是我生活的一部份,我看書,看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在火車上,家裡(有時在公司,哈哈),就像吃飯洗澡,不需要特別設定一些時間來為這個基金做事.特別是價值投資不是投機,不需要24小時注意市場上的一舉一動,事實上這樣做對誰的投資不單沒有幫助,而且會影響投資人的情緒.價值投資就像男人去shopping,當沒有甚麼值得買的東西男人是不會去shopping的,買了就放在一邊.
這兩個月本基金手持的基金和股票都有不錯的表現.我放在這個基金的時間是如此的少,得到40%我覺得算是不錯.
最後,在這裡祝大家聖誕快樂和新年快樂,明年見.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Oct 2010 二零一零年十月



Manager’s Comment 投資經理簡報
今個月的報告是徹底改變,除了是外表上,資料上,結構上,內容上之外.最革命性的應該把基金的「風險指標」從新定義.基金都有一個所謂的「風險指標」,特別是金融海潚後金融世界又需要把弄一輪政策改革來令投資者恢復信心.
一般來說所有基金文件上都需要有一個「風險指標」,如進取(Aggressive), 平衡(Balance), 保守 (Conservative).主要的分類是根據股票與債券的比例.如基金內100%投資在股票通常都會被定為高風險,50/50會定為平衡,100%債券會定為保守.而風險問卷調查中問投資者能否承受風險,實際上在是在問投資者能否承受大上大落(波幅).
但現實中「風險」和「波幅」是兩碼子的事,而兩者之間跟「回報」又不一定成正比.一般來說大部份的投資者有這樣的想法:高風險=波幅大=高回報;低風險=波幅小=低回報.大部份的基金表現的確好像如此.
用一些比較極端的日常例子就可以明白.
1.過山車的「波幅」很大,出事的「風險」比「波幅」小很多的私家車更高.
2.F1冠軍米高.舒密加駕駛的法拉利比一個學車初歌更安全
3.小遊艇在海上的 「波幅」比世界最大的卻救生不足的鐵達尼號大,「風險」卻小很多.
同樣巨大的企業負債率過大,比起小型卻財政健全的公司「風險」更大.公用股的股票,比沒有還錢能力的國家債券「波幅」更大,「風險」卻更低.
不同的例子都可以證明「風險」和「波幅」必須分割.正常來任何年齡都不應冒險, 但一位年輕人應該可承受更大的「波幅」,而一個65歲的退休人士不買股票基金不是因為股票「風險」高,而是因為「波幅」大.
所以第一我將「風險」和「波幅」分割開,一位基金經理應該有能力知道自己的投資承受的「風險」和預期的「波幅」.就如一位船長應該有能力將船的「風險」降到最低,但前面有大浪的時候就會早點告訴乘客,會有一點起伏,但是船隻是還是很安全.你可以想像一位船長,或機師告訴乘客,這是高風險的旅行因為會很大浪/有氣流嗎?
基金經理風格是開放,保守,待表他的作風如何.開放的風格大多數是積極進取型,擅於進攻找尋機會;而保守的風格(如本人)大多數是擅於防守,注意避免犯錯多於注意獲利的機會.當然大部份是希望平衡,但整體來說總有一幫是主導的.
最後現時投資策略,是表示現在基金經理採取的狀態.再保守的風格都有出擊的時候,再進取的風格都有防守的時候.當然有很多狀態未必可以寫出來,如:困惑(Confuse),觀察(Observe),不知做甚麼(Don't know what to do),但正常來說基金經理只有4種狀態:
  1. 等待(集資)
  2. 進取(買入)
  3. 防守(賣出止蝕/鎖住利潤)
  4. 甚麼都不做(觀察)
整合後
風險: 中度
波幅: 中度
基金經理風格: 保守
現時投資策略: 進取
的意思是損失的可能性一般,預期未來有中度的起伏,我的投資風格是傾向保守,不經常賣出買入,而且花很長時間作決定,但現時的策略是進取中,積極物識投資對象:注意的有比亞迪,渣打及港交所.

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Fund info, Objective, Performance and Features added

Investment Manager/Investment Advisor 投資管理人╱投資顧問
Tien Ho Calvin Yim 嚴天浩

Investment Objective 投資目標
麥加文基金是以價值投資為主導的基金, 投資目標是為投資者長遠累積財富.

Fund Features 基金特色
  1. 投資風格會跟隨基金經理的人生閱歷增加而改變
  2. 最低投資額為一港元正
  3. 沒有管理費
  4. 本基金為開放式基金, 投資人可隨時認購和離場
  5. 基金報告分成兩部份: 一部份是公開的 , 一部份只供已加入的投資者閱讀
  6. 對投資工具沒有限制, 基金, 股票, 債券, 外匯, 生意甚至物業, 只要是有獲利潛力和合法就會納入投資考慮
  7.  基金經理大部份的資產必須和本基金掛鉤

Information 資料
Launch Date 發行日期
2009/6/4
Launch Price 發行價值
1.00
Currency 貨幣
HKD 港元
Investment Management Fee 投資管理費
0.00%
Size 規模
302,493.28 HKD 港元
NAV per unit 單位資產淨值
1.20
Risk 風險
Moderate 中度
Volatility 波幅
Moderate 中度
Investment Mode 投資風格
Conservative 保守
Calendar Year Performance 年度表現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n/a
n/a
n/a
n/a
6.57%

Cumulative Performance 累積表現
YTD
Months
1 yr
3 yrs
5 yrs
Since Launch
年初至今
6 個月
1
3
5
成立至今
13.13%
11.77%
20.59%
n/a
n/a
20.41%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MECHCalvin Fund [unregistered] 基金報告015 [Sept 2010] 價格與價值



2010年8月份基金報告〔公開部份〕

Total Fund Balance up-to-date: USD 32,329.20
Total Subscription Amount: USD 28,080.52
Gain/Loss % up-to-date: +15.13%

Holdings:
Global Contrarian Fund: Units: 31,145.6686 Unit Price: 1.038

今個月有好消息,第一次買入股票,是自己公司宏利(945).如果你有留意香港股市,宏利在八月中公佈Q2業績見紅令股價大幅下跌,在86.55用新加入的投資人買入2手(200股).今次第一次的經驗是很好的,親身感受到巴菲特的幾句「投資金句」,脫離了純理論的層面.

1.那些最好的買賣,剛開始的時候,從數位上看,幾乎都會告訴你不要買. -巴菲特

買過股票的人都應該有這種經驗.我承認看到公司股價連續3個月下跌,數位基本上是不會提示投資人下跌到幾時,但當到86.55的時候我就想到看過「智慧型投資人」的書上說:你不是要找最底的股價,而是當股價(Price)嚴重低於股票的價值(Value),就是最好的機會.當時我想公司的股票沒有可能只值86.55,應該在120左右,所以就不貪心買下了,當時還認為會下降多很多,但終有一天會上回合理價位.最後卻最低跌到86.05,算是幸運地「撈到底」,之後看著它在一個星期內上升10蚊,感覺真係好正,哈哈.

2.不要浪費你的時間和精力去看每刻股票的漲跌,你花的時間愈多,就愈容易陷入思想混亂,難以自拔. -巴菲特

說來容易,但好像初戀一樣,你是無法自拔,升(開心),跌(傷心),哈哈.

3.在投資市場上,情緒的力量往往比理性的力量更為強大 -巴菲特

這個不用解釋了.

4.從短期來看,股市是一個投票機,而從長期來看,股市是一個稱重機. -巴菲特

以前不明白甚麼意思,但現在明白了.市場上的股票定價其實是大眾的看法,而大眾的看法普遍都是不正確的.例如:今次宏利Q2業績見紅,最主要的原因是十多年前公司的一種年金產品在當時設計過份樂觀,經過金融海潚後現在要開始向投保人發放退休金,令整條數是負數.但這是不是代表公司的實力下降呢?但市場(特別是香港)就像八卦雜誌一樣,投資人(其實是投機者)非理性地賣出手上值錢的股票,就成全了下面的一句.

5.投資就是用40分錢的價格(Price)買入價值(Value)1美元的東西.-巴菲特

沒有一句比這句更直接簡單地解釋甚麼是投資.投資就是用4毛錢買1元錢的東西.在這個例子就是用了$86.55的價格,買入了價值大概是$120-$140左右的股票.投機者根本就不注意甚至不知道手上股票的價值,他們在乎的就是明天會是上升或是下跌.而投資人最在乎的應該就是手上股票的內在價值.當市場上因為不好消息普遍認為宏行的股票只值$86.55,真正的投資人就從大眾的無知而獲利,當那些愚蠢的投機者自認為很聰明早走早著,就成全了那些有耐性的投資人.這也成全了下面的一句.

6.成功的投資人是從市場上的愚蠢行為中獲利. -巴菲特

若果所有人都是理智的,那樣市場的價格就會長期合理,是不可能會有像巴菲特等超級投資人出現;但現實中大部份人都是不理智的,這就令那些願意學習分辨價值和價格的人變得更有福了.這樣說不是願意愈多無知的投資人就愈好,好來成全那些明白價值的投資人,反之是希望多些(特別是讀者)明白為甚麼這麼多本來信心滿滿的投資人損失得那麼多,而避免自己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7.如果你不願意持有一檔股票的時間長達10年,那麼也不要考慮持有它哪怕短短的10分鐘. -巴菲特

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最後我都在$95.25的價位多手放走了,當天立刻後悔.後果是將來要用更貴的價錢買回.

8.買一股股票,必須像你要買下整間公司一樣. -巴菲特

在價值投資的世界內,買一只股票就好像結婚,最好是永遠的.你要了解你手持股票公司的運作,而且明白自己是擁有公司的一部份,如果你的選擇正確,未來只會有好結果,如果10年後沒有好結果只可以怪自己的選擇錯誤.今次我明白我的選擇是正確,也相信10年後有好結果,但就像初戀一樣,嘴了一個星期就開始有點不安,不如分手一會兒吧!

9.將那些熱中於買賣股票的法人機構冠上「投資人」的稱謂,就好像是稱呼一位不斷擁有一夜情的人是浪漫情人一樣;股市有如一個資金重分配的中心,金錢將由好動的人手中轉移到有耐心的人手中。 -巴菲特

而對於那些不了解而且輕蔑投資的投機者,就像那些追求一夜情的人,背後盡是想抽一抽水走人的想法,而且深信自己的能力,最後得不常失.其實對於在英國讀過書的我,雖然不認為一夜情是浪漫,但不能否認有其吸引力,只是一直對那些人是否真的可以這樣灑脫絕對懷疑,通常都是麻煩多於好處.就像到現在我都未認識有投機者真正在市場快樂過.

10.一家公司的股票在今天、明天或下星期賣多少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家公司在未來5至10年的表現如何。 -巴菲特

相信必定會再買入宏利股票而且不理股價地長期持有,現在小賺了一點,等心情平服一下先專心工作吧.

〔公開部份完〕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MECHCalvin Fund [unregistered] 基金報告014 [Aug 2010] 極流行的妄想

-->
20107月份基金報告〔公開部份〕

Total Fund Balance up-to-date: USD 32,204.62
Total Subscription Amount: USD 28,080.52
Gain/Loss up-to-date: USD 4124.1 (+14.69%)

Holdings:
Global Contrarian Fund: USD 32,204.62 Units: 31,145.6686 Unit Price
: 1.034
今個月的基金報告比較遲來是因為月頭和家人去了海南島旅行,很搞笑的是我們上機時香港航空給每個位乘客派了一粒幸運曲奇.
老豆的字條是:早前付出的努力,終於得到回報
阿媽的字條是:今天財運指數:$$$$$
而我的字條是:單身的你會遇到志同道合的伴侶
(有圖為證,哈哈 - 但我的字條不見了)
雖然我們都不信運氣,但實在很應對.老豆已經在發生中,而我的又好像是有一點點,但最搞笑的是阿媽的字條,我們都在想會不會發生呢?最後回家的時候第一時間上網查看,上個月放走了的中國和印度而全部轉向買入環球反向策略基金,在短短的幾天升穿金融海嘯後的新高見一美元.今個月達14.69%,感覺真好,最好我的伴侶快點出現,這樣就全中了,哈哈哈.
今個月還是努力學習中,《智慧型投資人》已經看了好幾次,真正是投資人的《聖經》,內中的投資智慧是一個金礦,已經有巴菲特的成功例子,世上沒有比價值投資更健全更鼓勵大眾注意風險更警世的投資理念.
市場上絕大部份的投資/投機人都是希望富足,或是以為自己希望富足.世界上每個擁有自己財富的人都會想辦法處理自己的財富,特別是比較富足的地方(包括香港)沒有太多人需要為基本生活去煩惱,卻為了如何安放自己的金錢而煩惱.在某個角度來看,一個人的生活態度絕對主導著他的投資態度.
玩世不恭的人通常會胡亂放他的資金.
賭徒性格的人通常會在沒有合理情況下進行投機炒賣.
進取積極的人通常會不介意參與高風險的投資活動.
悲觀的人通常都把事情想到最壞,別人如何叫他都堅持手持所有現金.
缺乏安全感的人通常每天都非常緊張一見情況不對就會立即離場.
問題是只有極少的人是真正希望得到美好的結果,而願意付上努力.和大眾的命運一樣,人通常都是多想少做,加上人性中希望一夜暴富,不勞而獲,以小搏大的心態,和市場上極多的陷阱,誘惑,突然的貪念和過份相信自己的眼光,也成為失落的原因.
任何一位投資人認真對待投資的時候都會立即注意到,獲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守得住眼前的東西更加困難,如何要累積財富對投資人的要求更加不簡單.大部份的人最後都是跟隨大市上上下下,牛市上升感覺巴菲特所謂「股神」又不是跟我差不多,而熊市時只能口念咒語不停安慰自己,跟隨大眾等待市場氣氛回復(盡管大部份的超級投資機會在這個時候才會出現).
之後的很多的報告都會從如何防守自己的財富,到有甚麼方法減少自己犯錯的機會,最後如何增加可累積的財富.
現在(其實一直)主流都有一個極流行的妄想就是相信有人可以做到「高賣低買」的預測,令極多數人包括一些專業投資人和高級學者相信,在財富不平均,資訊不平均的社會,一般所謂的「散戶」只有被吃的份兒,而所謂的「大戶」一定掌管一切,小人物注定是沒有能力的一群.
這令到一般的「散戶」走向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認命甚麼都不管,另一個極端是心有不甘用自己的方法去搏一搏,甚至敵視或嚴重依賴他們眼中的「大戶」.但事實這些他們眼中的「大戶」一開始也不過和他們是一個「散戶」.巴菲特的第一個一億也不過是從一元開始,沒有人有一天突然對他說:巴菲特,我給你一億你幫我投資.而從那天開始巴菲特就突然成為了一位「大戶」了.
請放棄看到又上又下的波幅,就進行這個「高賣低買」的妄想.如果要用一個比較不禮貌卻很貼切的比喻,這種極流行的妄想就像一位小子,一看到比較性感的美女就立即幻想認為自己和她一起一定會很不錯,但事實上一定不會是這樣的.
〔公開部份完〕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MECHCalvin Fund [unregistered] 基金報告013 [July 2010] 基金選擇


2010
6月份基金報告〔公開部份〕
Total Fund Balance up-to-date: USD 28,436.00
Total Subscription Amount: USD 28,080.52
Gain/Loss up-to-date: USD 354.48 (+1.26%)

Holdings:
Global Contrarian Fund: USD 28,436.00 Units: 31,145.6686 Unit Price: 0.913
上個月剛剛是整整一年,由本來的9.94%在短短一個月內下跌到1%.我開始明白巴菲特所說的:他對所有「熱門」的投資從來都不感興趣的意思.這個基金的開始,是由於要學習操作一個自己工作上需要推銷的基金平台,基於職業操守,我認為自己必須擁有自己將會推銷的產品,所以在20096月開始購入這個基金平台,由於購入的資金是集資所得,後來就順勢變成一個獨自的基金,每個月寫報告談談自己的學習進度.
這個基金平台有大概30多種基金選擇,一般來說不應該同一時間投資在太多地方,但期間可自由轉換.現在回頭看,可以說對有心投資的人來說,股票是比基金是更加理想的工具,但不能說自己一開始用基金作為投資工具是「超錯」的決定.
基金是一個龐大的產業,其中養活了一大班專業人士,除了基金經理本身和為他工作的人,還有大量的推銷員.前陣子鬧得熱烘烘,香港保誠嚐試借貸收購AIA失敗,最後左右大局的保誠大股東其實是看利益大於公司文化的基金經理,而不是那些英國傳統的投資人.可以看到現在整個基金產業的勢力,發展大到某些基金經理本身就是一個足以在市場興風作浪的大戶.特別在現在中國熱錢極多的地方,之前有一隻外資的基金在中國集資,在短短的一個星期50億的人民幣立刻出現,令基金經理要立即停售.香港的強積金也是以基金作為平台.
投資在現今社會是必須的,愈早愈好.而基金可以滿足市場上的某幾種人.
1.沒有投資才能的市民.
2.有投資才能但沒有時間的專業人士.
3.想投資外地的投資人.
4.資金有限的投資人.
我知道有些人對基金是抗拒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對投資風險充滿恐懼,所以認為不投資是最安全;就是對自己過份自信,無論是短炒股票或是希望長線,死都不願交管理費給基金經理.這兩種人下場極美好的可能性,本人就真的是不願致評.
〔公開部份完〕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MECHCalvin Fund [unregistered] 基金報告012 [Jun 2010] 第三代雪球

-->20105月份基金報告〔公開部份〕
Total Fund Balance up-to-date: USD 28,362.21
Total Subscription Amount: USD 28,080.52
Gain/Loss up-to-date: USD 281.69 (+1.00%)

Holdings:
China Value Fund: USD 15,494.34 Units: 7,937.6737
Global Contrarian Fund: USD 5,236.38 Units: 5,648.7409
India Equity Fund: USD 7,631.49 Units: 3,789.2229
今個月受歐洲債務問題影響基金表現令人失望,盡管本基金持有的主要是中國和印度,但全球經濟一體化顯示各國利益有直接影響.本世紀初如果有經濟分析員認為西方的經濟體系出現問題會影響東方的經濟體系,是沒有可能令人相信的.但近幾十年中國政府買下大量美國和歐洲債券,作為其中一個最大的國際債主,中國不停地注意他們的還錢能力.當冰島作為一個國家宣佈破產後,令人相信不單如雷曼兄弟等大型投資銀行,連國家在內沒有甚麼是「大得不能倒」.
但當然這個世界一日存在,經濟活動還是會繼續.我也完全不擔心這個基金.不管在甚麼情況,只要交易運作正常,總是有人不停賺錢,和不停輸錢.
今個月會進行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公開集資.標題中第三代雪球是說明這一代是第三代的價值投資人.如果巴菲特的師父Benjamin Graham,是價值投資之父,巴菲特等人就是第二代,而今個世紀了解明白接受價值投資( Value Investing)的投資人就是第三代,當然這是我的說法.
巴菲特把價值投資比喻為雪球,他說:人生就像雪球,重要的是要找到溼的雪,和一道長長的出坡.對於投資來說,溼的雪就是現金,一開始不用多,多也沒有用,重要的是滾動.
對於有投資人問這個基金如何派息,這個基金是永遠不會派息的,派息就像當雪球滾大了些,就瓢分一些雪花,你愈分多一點雪花,雪球就愈難再滾大.
下面是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 Inc. A股頭一年,五年和廿年比較道瓊斯工業指數的表現.(from US yahoo finance)
1990-1991
1990-1995
1990-2010
可以看到BRK-A第一年是大比數輸給工業指數,但五年後及廿年後持有A股的股東擁有的資產已經遠遠超越大市可以提供的,不單如此,其中大部份的投資人包括專業投資/投機者苦苦追逐連大市的表現都跟不上.這正正是價值投資的吸引之處.
價值投資的信徒不會跟一般基金經理一樣,以跑大市為目標,然後收取可觀的「管理費」和在表現良好時的performance fee(盡管大多數表現良好的時候根本和基金經理的能力沒有關係,只不過是當時大市都是整體向上).
以跑贏大市為目標的基金經理主要以吸引資金為目標,因為管理的資金愈龐大,基金經理收的管理費就愈多.他們會(或透過基金推銷員)對你說,如果我為你賺到錢收管理費就合情合理,我表現愈好,那就愈吸引到人放錢入來,愈多人放錢入來我收的管理費就愈多,這樣就會令我愈盡力有表現,這樣基金的表現就會愈來愈好!
這令我想起一個故事:有個水手出海,於是向街坊說,你投資在我的船吧,如果你放得愈多,我就可以買更好的裝備,我的船就可以有更好的裝備,那我成功的機會就愈大,那當我回來的時候你可以分到的錢就愈多.這樣合情合理很多人就投資在他的船上.最後怎樣呢?這位水手的船和其他不同大小,先進落後的船一樣,都是跟隨海浪一起上落.然後有一天你就會聽見,其實不單只是我們,全世界都在下跌,所以不好怪我.
這正是大多數以跑贏大市為目標的基金的寫照.在投資聖經「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內已經提到,絕大部份的基金是長期跑不贏大市,Benjamin Graham的結論:保持傑出績效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基金模小,追求卓越績效的投資基金,可能涉及特殊風險.到目前為止,所有金融方面的經驗都顯示,管理健全的大型基金,其長期績效最多只能稍高於大盤表現.如果管理不健全,或許可以暫時得到傑出而虛幻的績效,之後將不可避免災難式的虧損.然而,確實有些基金的績效能夠長時期(如十年)優於指數.但是,它們屬於罕見的例外,大多數在特定的領域中操作,嚴格地控制其基金規模 - 而且不積極推銷給投資大眾.
本章報告的結論是:跟隨大眾主流就得到大眾主流的結果,但是大眾主流的結果對我來說一點也不吸引.這就是第三代雪球的態度.
〔公開部份完〕